摘要:通過對畢家山鉛鋅礦床環境地質及工程地質的調查,總結了其表現特征,并針對這些問題,提出了相應對策。
關鍵詞:工程地質;環境地質;問題;對策
中圖分類號:P618.4;P64 文獻標識碼:A
1 引言
60年代中期至今,甘肅西成地區先后探明了廠壩、李家溝、鄧家山、畢家山、洛壩、尖崖溝、向陽山等大中型鉛鋅礦床,金屬儲量達一千萬t以上,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鉛鋅生產基地。畢家山礦區從1964年開展了普查找礦工作,1978年進行部分深部工作,1985年一1989年轉入勘探,基本查明了礦床水文及工程地質條件。隨著近年興起的開礦熱潮,礦區范圍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日趨嚴重,通過礦山生產實踐可以從中吸取經驗,在開發礦業的同時應把工程地質問題提到重要日程上來。
2 自然地理
西成礦田位于西秦嶺山系東段的中一低中山區,總地勢西北高東南低,區內地貌以侵蝕、剝蝕山區為主,地形陡峭,切割劇烈,在南北兩山之間有紅色丘陵、川壩分布;山麓斜坡地、河流侵蝕堆積地貌及巖溶地貌在局部地段也有分布。沿主要河谷兩岸有I一Ⅱ級不對稱階地零星出現。
區內植被較發育,覆蓋率東部達60% 一90%,西部一般在5O% 以下。氣候溫和,較潮濕,濕潤系數0.5-1.0,年平均降水量717 mm,降雨多集中在6-9月份,占全年降水量的65% 一70% ;年平均蒸發量1 092 mm;年平均氣溫11℃;年平均相對濕度72% 。
區內水系較發育,呈北西一南東流向,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。主要河流有六巷河、東河、洛河、伏鎮河及洛壩河等,均為典型的山區雨水型河流。
3 區域地質及水文地質
3.1 區域地質
發表評論 |